宿舍部

簡介

香港賽馬會學生宿舍提供98名宿額,予本校及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有需要的學生,當中78名為全宿生宿位,20名為五日住宿宿額。家人難以提供照顧、家居環境欠佳、住所遠離學校或身體弱能嚴重者,均可向學校社工申請轉介。

 

  宿舍除提供住宿照顧服務外,為宿生提供個人自理訓練、功課輔導、情緒輔導、發展性小組及康樂活動,與學校及家長一起攜手培育學生的個人成長。宿舍部亦會與學校跨專業團隊協作,透過不同訓練及活動,啟發宿生潛能,令宿生將來投入社會或貢獻社會作準備。

 


宿舍提供有規律的住宿生活培訓,以多元化的活動,達致以下目標:

  1. 提供住宿及護理照顧服務予本校有寄宿需要的學生。
  2. 支援學生家長在照顧子女上的困難
  3. 提升宿生的自我照顧能力。
  4. 加強宿生的適應能力,包括: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5. 培養宿生健全人格,包括:個人責任感、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及積極的人生觀。
  6. 配合學校的教育及訓練目標,為宿生未來融入社會作好準備。

 

服務名額

宿舍部提供98宿位(包括78名全宿生宿位及20名五日宿宿位)。男生宿生共有58名,女生宿位40名。

 

 服務種類

住宿服務主要分為宿生、全宿生兩種:

 

短暫住宿服務

  • 本校學生家長如有迫切的住宿需要,可為子女申請本宿舍的短暫住宿服務。
  • 名額2名
  • 有需要的家長/照顧者,可於申請使用日期前七個工作天向學校社工申請。
  • 申請經接納後,須填寫申請表格並提供學生的身體檢查報告/資料/病歷等及簽署入宿同意書才可安排入宿。
  • 每次最長不超過十四天為限,如有特殊困難,可與學校社工商討

 

宿費及暫宿費用

  • 按教育局之規定收費,如經濟有困難者,可向學校申請減免宿費。

 

服務內容

1. 日常生活起居照顧

  • 住宿服務
  • 三餐膳食
  • 個人衛生護理

 

2. 醫療照顧

  • 醫療護理及醫務諮詢
  • 審視及派發藥物
  • 由註冊護士輪班當值、侯召、巡查及照顧宿生健康
  • 定期為宿生作身體健康檢查,監察宿生身體狀況,安排宿生參與合適健康計劃,如:牙科檢查、疫苗注射等
  • 提供醫療護理講座供家屬、宿生及職員
  • 與聯合醫院醫療情況複雜兒童社區支援服務協作,為宿舍提供專業醫療意見及跟進
  • 必要時,護士或宿舍家長護送宿生就醫
  • 預防感染,環境巡查,確保有健康生活環境
  • 審視菜單,保持良好營養質素

 

3. 功課輔導

 

4. 自理訓練

  • 與跨專業團隊協作,安排宿生在宿舍流程進行各項訓練,並配合舍內的個別獎勵計劃,以提升宿生的主動性,強化宿生的自理及自我照顧能力
  • 宿舍亦會將學校為學生制定的引導式教育及結構性教學原素融入宿生的日常生活流程,產生協同效應,令宿生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5. 成長及個人情緒輔導服務

  • 輔導個人行為、情緒及社交等問題
  • 與家長聯繫及提供管教子女諮詢服務

 

1. 小組工作

  • 個人成長及發展
  • 生活技能培訓
  • 社區探索及社區參與
  • 生涯規劃
  • 興趣發展
  • 制服團隊

 

2.家長工作

  • 宿舍定期舉辦宿舍關愛組會議,邀請家長出席作交流及收集家長意見,持續提升宿舍服務質素
  • 與鄰舍輔導會黃大仙康盛支援中心 – 支援特殊學校離校生和照顧者專隊協作,為宿生及家長提供照顧及相處技巧訓練,安排離宿後的照顧計劃及連接社區支援服務

 

宿舍設施

 

  • 宿舍地下主要為職員辦公室1、禮堂、護士候召休息室、廚房。地下亦設有家屬探訪區,方便宿生家長探訪。
  • 宿舍1樓為職員辦公室2、護士房、男女職員休息室、隔離觀察休息室及洗衣房
  • 宿舍地下及1樓共有14間宿房,地下1至10號房為男生宿房,仁智舍宿生於1至4號房生活,勇毅舍宿生於5至10號生活,勇毅舍亦有2人房及3-4人房,為宿生提供獨立生活訓練。而1樓11至14房則為真善舍的女生宿房。
  • 宿舍1樓高層為學校體育館,為宿生提供體育活動及閒暇活動的地方。

 

宿舍設施相片

1. 宿舍外觀

 

2. 宿舍探訪室

 

3. 禮堂

 

4. 廚房

5. 宿生大房

 

6. 仁智洗手間及浴室

7. 勇毅舍2人房

 

8. 勇毅舍3-4人房

 

9. 護士室

 

10. 隔離室

 

11. 洗衣房

 

12. 體育館

 

宿舍活動

活動目標

 

按宿生不同的能力、興趣,提供多元的訓練、活動予宿生,使其生活充實。

 

種類:

 

1. 自理訓練

    提升宿生獨立自主的能力,為宿生回歸主流作準備。

 

2. 社交訓練

    提升宿生表達能力,學習社交禮儀。

 

3. 興趣小組
    為宿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習機會,協助宿生尋找自己的興趣並加以發展。

 

4. 義工服務
    透過邀請不同的義工團體,為宿生舉辦節日慶祝活動,主題學習及協助宿生外出活動,增加宿生與不同人士接觸的機會,亦讓宿生感受到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關心。

 

5. 外出活動
    帶領宿生外出參觀不同展覽,到訪有特色的景點,擴闊宿生的視野,還可從過程中學習使用交通工具。

 

6. 功課輔導
    邀請功輔義工導師,為有需要之宿生提供學習支援。

 

7. 家長義工
    凝聚宿生家長參與協助籌備、舉辦不同活動,一方面增加家長的歸屬感,讓家長與宿舍有增加交流機會,另一方面亦能為家長充權。

 

8. 感官訓練
    為能力較弱的宿生而設,透過刺激他們的感官增加他們與生活的連繫。